有的妈妈会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,发现宝宝肚脐的位置凸起了一个包块,有时甚至随着宝宝哭闹,这个包块的大小也会出现变化。
这就是脐疝。
所谓“疝”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疝气”,但它并不是字面意思理解的气体。拿脐疝来说,宝宝在胎儿时期依靠脐带和胎盘来从母体获得营养,这使得脐带作为重要的供养通道,必须穿过宝宝的腹网膜,与胎儿的肠道连接。这就让胎儿的腹网膜上存在着一个供脐带通过的脐孔。
随着宝宝出生、断脐,纤维化与脐孔的皮肤组织相融合,在脐部形成一个薄弱的区域。有的宝宝腹部肌肉在脐部没有合拢,脐部形成的薄弱区域较松软,加上有时腹部受到高压(如宝宝哭闹、胀气等)时,导致腹部脏器从这个孔向外突出,就形成了脐疝。
想要防止宝宝脐疝增大,妈妈们应尽量避免宝宝进行腹压增高的活动。如吞入大量空气、用力哭闹、便秘、咳嗽等。特别是在宝宝的脐疝疝包增大的时候,千万不要用手指或者硬币等去压住疝包。这样会使得疝包内的脏器(一般是肠道)缺血,从而导致疼痛加剧,宝宝更加哭闹。同时按压住疝包也会让凸出的组织无法回到腹腔,更容易造成脏器组织坏死。
如果宝宝的脐疝较大,超过2cm以上或两岁以上还未闭合的,家长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咨询医生,看是否需要手术修补。千万不要自行暴力处理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