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您好,欢迎访问贝安馨官方网站!
  •   全国服务热线:028-87868741 / 028-85585648
关于0-3岁教育的理论依据之脑科学依据【贝安馨】
时间:2022-11-14 13:39:51 来源: 成都月嫂培训 浏览: 126次 分享到:

中国有句古话: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”这是有脑科学依据和心理学依据的。

■脑科学依据

    大脑是适应性最强的高级器官。在胎儿期,大脑发育的时间是所有人体的器官中最长的。脑和脊髓的整体形状在孕16周形成,初级脑沟在胎儿20周时开始出现,28~29周时变得清楚分明;三级脑沟在孕期最后一个月开始出现,到婴儿出生后满周岁时才完全形成。脑的表面沟回越多,大脑皮层表面积越大,神经元越多,大脑处理信息能力越强。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早产儿的脑沟回很粗大,足月以后脑沟回明显增多。

21.png

    婴儿出生以后,大脑首先生长。新生儿脑重370克,6个月时约为700克(成人脑重的一半),2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,为成人脑重的75%,4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,已经接近成人水平,但体重只是成人的27%。这说明大脑是先生长的。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,每个神经细胞在出生的时候像个小树苗,在头两年内枝繁叶茂起来。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,是由突触完成的,神经细胞因为有突触才有功能。突触的形成持续很长时间,从孕中期、孕晚期,直到生后1~2年内完成。在2岁以前,每个神经元产生大约1.5万个突触,以每秒钟产生180万个新突触的速度进行。突触形成高峰期以后,以用进废退的原则进行修剪,到青春期达到成人的水平。在突触增长的高峰期,突触的数目要比成人时期增加1倍,所以婴幼儿学习能力很强。比如学一门外国语,2~3岁的孩子只要放在某种语言环境,不用教他,他很快就学会了。年龄越大,学习外语的能力就越差。

    突触的形成需要感知觉经验,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,早期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。例如,小猫出生后视觉即皱剥夺,只要持续2~3个月,视觉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。儿童有一种疾病叫先天白内障,出生时可以看到眼的瞳孔是白的,因为眼睛的晶状体混浊了,如果3岁以后再做手术,将会水久失明。所以,现在孩子出生后发现有先天白内障的,大多建议在1~2个月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。听觉障碍也是这样,如果早期发现听觉章碍,6个月进行矫正,如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,一般不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。如果晚些治疗,语言功能会受一定的影响。

    布莱克(B1ack)等于1986年考察经验是如何作用于脑中突触发展的。他们区分了引导脑的发展的两类机制:经验一预期机制和经验一依赖机制。经验一预期机制是指突触的产生是依靠一般的经验,比如说孩子出生以后,有丰富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,能看到父母的面容、表情,看到各种玩具、图片,听到人的说话声、优美的音乐等,脑中的突触自然就增长了。如果由于白内障看不到东西,视觉皮层的突触就会消失。所以,孩子出生以后就要让他多看多听,有丰富的环境刺激,不用费劲,大脑的突触就会快速生长。

    相反,经验一依赖性的突触产生是对一生中所发生的新经验进行编码,促进脑的新突触生长,并改进原有的脑结构。这类突触产生形式是因人而异的,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学习经历在塑造着大脑不同的突触连接,如孩子学习语言,认知生活自理能力时,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不断丰富起来。所以,小的时候好的行为是很容易培养的,如果在婴幼儿期形成任性等不好的行为,抢占了突触的连接,如要改变这些行为时,必须消除原来的突触连接,再建立好的行为连接,这是很困难的,要花费成人很多的精力。现在认为婴幼儿期这两种突触连接机制可能同时在起作用。

点击了解更多早期教育知识


  • 抢先预定 专享现金红包! 181-8085-8236
  • 看不清楚,点击刷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