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怎样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
1.最可靠的成长标志是宝宝体重充分增长,出生后710天体重应恢复至出生体重,平均每周增加110~200克,1个月后增长600克及以上。
2.吃足奶的宝宝到出生第四天以后每日排尿6次以上。尿色清亮,无色。
3.奶水吃得多,排便也会增加。34天后大便颜色应从墨绿色胎便逐渐变为棕色或黄色。
乳房的变化。哺乳前乳房饱满,哺乳后变软。如果喂哺过程中乳房一直充盈饱满,说明宝宝吸吮无效。
4.宝宝吃饱后会自己放开乳房,表情满足,表明乳汁充足。
二、处理新生儿吐奶、溢奶
1.哺乳后奶从宝宝嘴角一点一点流出来,这种情况叫做溢奶,随着月龄的增长,溢乳会自然消失。只要宝宝身体健康就不需要担心。如果宝宝是“咕”的一下吐出来,很可能是在打隔。
2.宝宝在6个月以前,吃完奶以后家长都要先帮他把隔拍出来,这非常重要。在新生儿阶段,只要摩擦他的后背他就能把嗝打出来了。两个月大的宝宝自己应该开始会打隔了,这时只要将他竖着抱起20-30分钟,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即可。
3.拍完隔后如果要将宝宝放下,尽量不要让他平躺,而是用毛巾将宝宝上身稍微垫高一点,宝宝就不容易把奶吐出来了。
4.如果每次吃完奶宝宝都吐得很厉害,像喷水一样,体重不但没有增加,反而减轻,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三、为新生儿拍嗝
1.哺乳后应将宝宝轻轻抱起,头靠在妈妈肩膀上,用手摩擦或轻拍宝宝的背部,使胃内空气排出,或竖立1020分钟,再放到床上。
2当宝宝面朝自己的时候,要注意妈妈的身体不要堵住宝宝的口和鼻。
3宝宝喝完奶后不要用力摇晃宝宝,剧烈的摇晃容易让宝宝眩晕,严重者甚至会对脑组织造成伤害,产生“婴儿摇晃症候群"的症状,毕竞宝宝的脑部器官仍相当脆弱,摇晃太刷烈,很可能有脑出血的危险。